来源:新华日报|2024-08-09|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编者按: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在细分市场领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,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生力军,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力量。
当前,江苏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504家,其中第五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795家,位居全国第一。剖析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意义。本报即日起推出专精特新“小巨人成长记”,通过一个个具体细微的故事,展示其以专注铸专长、以配套强产业、以创新赢市场,呈现出强劲发展韧性。
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,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电子通告,正式宣布小行星2024FG9是一颗彗星,并将其重命名为P/2024FG9(Nanshan-Hahn),中文译名南山-哈恩彗星。如此远的距离,如此小的星体,怎样在浩渺宇宙中被发现?“高精尖”的专业光学天文望远镜功不可没。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科天仪”)正是此类望远镜研发与制造的领头羊。
“1953年2月23日,毛主席视察紫金山天文台,看到台里的天文仪器都是进口的,提出中国应自主制造天文望远镜,造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。”中国天文学会理事、中科天仪朱庆生研究员回忆,1958年,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成立,开启了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天文仪器的新篇章。2001年,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转制为企业,中科天仪由此迈入新的发展阶段。
走进中科天仪的制造车间,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科技世界。先进的设备整齐排列,数控铣磨机高速铣磨,机械臂抛光机细致打磨,现场却只有细微的噪声,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高效与精准。镜片研磨设备前,机械飞速旋转,操作人员不时停下机器,用刀口阴影仪、激光干涉仪等检测镜片的精度,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达到质量标准。
从中国现代天文仪器的0起步,到制造出当时我国最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——2.16米光学望远镜,中科天仪的产品线覆盖了天文仪器、光电装备、检测仪器等多个领域。其中,2.16米光学望远镜,高达6米,总重约90吨,通光口径2.16米(85英寸),主镜由30厘米厚、重达3吨的光学微晶玻璃精心研磨而成。前后历经30年的艰辛研发,耗资超过3000万元,于1988年建成,1997年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,1998年又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
从科研单位转型为经营主体并非一帆风顺,在市场化竞争中,中科天仪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变革。转型初期,企业面临着人员结构调整、技术更新换代、资金链紧张等一系列难题。
中科天仪凭借技术积累,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,即以科研创新引导产品研发,以盈利创收反哺科研创新。很快,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科学贡献的双赢。如今,公司研发的航天级大型平行光管、大口径标准镜等高端产品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;各类天文观测设备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,还出口到日本、芬兰、西班牙、印度等地。由多名院士和高级专家组成的公司科研团队同样成果丰硕,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6项,省部级科技奖49项。
中科天仪是我国唯一的专业天文仪器研制企业,也是大型光电装备领军企业。用于跟踪和观测人造卫星的光电装备,能够精准捕捉卫星的运行轨迹和状态,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;大型远程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、远距离探测能力,在卫星精密测距定轨、星地激光通信、星地量子通信、高层大气条件探测、环境监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飞向太空,是中科天仪的新机遇。目前公司研制的光学设备、光学组件、光学零部件,已大量应用于航天光学载荷,最远时工作在3.5亿公里外的火星上,应用于“祝融号”火星车“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”、火星环绕器上“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”。朱庆生说,公司将重点关注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,开发适应太空、高海拔、极寒、极热等极限条件的光学仪器,以及能够应对太空碎片监测、深空探测任务等的新型光电装备。
企业感言:
天文仪器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高度专业化、技术密集型的领域。国际上,美国、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。近年来,我国的天文仪器制造企业奋起直追,正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。从传统的光学望远镜,到射电望远镜、亚毫米波望远镜、红外线望远镜、太阳望远镜,再到用于探测近地天体和人造卫星的专业设备。中科天仪的发展历程,也是中国在天文仪器研发和制造领域崛起的一个缩影。未来,中科天仪将继续在天文仪器和光电装备领域深耕细作,秉承“仰望星空 秉工匠情怀,脚踏实地 铸巡天利器”的企业价值观,以天文仪器技术,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,为天文事业进步奉献精品,为空天科技发展贡献力量。
(作者|詹超,本文转载自新华日报)